1)第一百三十九章 湘南三十六寨_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所谓的“楚王”根本就是个草头王,自称是前明楚王后裔,但是偏偏他如今打下的袁州府又在江西境内,跟沈墨的地盘根本八竿子打不着,竟然大老远跑过来册封自己,这没有十年脑血栓都干不出来这事。

  搞清楚了状况之后,沈墨根本没有搭理此人使者的意思,直接让戴文胜代自己打发了事。

  戴文胜估计早知道沈墨会如此处理,所以笑着领命而去了。

  他走了没多久,负责城池守卫的程凯又来了。

  “主公,湘南三十六寨派来人过来求见,还带着一封他们三十六寨总盟主的亲笔信。”

  程凯带来对这个消息让沈墨更是一头雾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怎么忽然冒出了个什么总盟主了?难道是清朝版的左冷禅之类的人物,要搞什么类似于“五岳剑派,同气连枝”的把戏,还要给自己发个盟主令不成?

  看沈墨一脸茫然,程凯急忙解释起来。

  原来这个所谓的湘南三十六寨最早的时候就是从明末开始的几支抗清队伍,为首者分别是萧、夏、陈、苏四家。这四家原来都是湘南地区的开明士绅,颇有家财,所以清兵打到湖广(明朝的时候湖北和湖南合称湖广布政使司,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才分成湖南湖北的)的时候,不愿意剃发易服,给满清当奴才,所以就散尽家财,招募乡勇,坚持抗清。

  这二三十年下来,死了很多人,但是却也有更多的人加入,慢慢的在湘南地区形成了三十六股抗清队伍,对外宣称三十六寨。

  他们躲在山里跟清兵打游击战,又在山中自己开垦荒地,自给自足,清兵来了就进山,清兵走了又出来骚扰袭击。虽然主要宗旨也是抗清,但是期间肯定也免不了做些绿林行径,找点进项。

  湖南山多水多,这三十六寨都是本地人组成,其中既有汉人,也有壮人瑶人以及苗人等少数民族。这些人对于大山非常的熟悉,也习惯了躲在山里的生活。

  清廷从顺治到康熙,不断的发兵清剿,但是却基本上都没啥效果。清军一来,山外的百姓就会给他们通风报信,这些人就会立刻转移进入大山之中。

  清军去的人多,后勤保障上就成了问题。去的人少,又不顶事,反而还会被三十六寨的人给埋伏袭击。

  清廷头疼不已,但是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在山外实行封锁。但是这封锁也效果有限,大山里到处都是出口,根本没办法完全锁死。

  幸好三十六寨虽然剿灭不了,但是成也大山,败也大山,他们的人数始终多不起来。而且三十六寨虽然标榜“同气连枝,共同对外”,但是毕竟不是一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统一统领,内部的各种矛盾龌蹉也相当不少。

  所以满清虽然无法完全剿灭他们,但是他们也对满清政权造成不了太大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