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收庄稼与反扫荡(1)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该多分点。”

  沁源县的代表说:“百团大战我们出力最大,我们应该多分。”

  寿阳南、北县的代表说:“我们是两个县委,我们才应该分两份。”

  然后十几个县的代表转过头齐声说:“滚,你们就是一个县还想分两份做梦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高,语速越来越快,在王立耳朵里就变成了:“@?这**@ㄊ……”

  不得不说山西方言是个神奇的方言,山西方言的多样性让人叹为观止,作为汾阳人的王立听晋城话还能听个大概,而听寿阳、阳泉的话连听个大概都做不到。

  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缘阻隔,基本上山西的晋语语系可以划分为五个区域,北方的大同语系、西部的吕梁语系、东部的阳泉语系、中部的太原语系、东南部的晋城语系,至于运城一带更偏向于北方官话被开除出了晋语圈。

  而这些语系之间,又有各个独立于这些语系之间的小种语系,例如介于太原语系和大同语系之间的五台话、基本没怎么变过的上党话、混合了吕梁语系、太原语系和晋城语系的汾阳话。

  更可怕的是,每一个县都有各个县独有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可能又因为几座大山的阻隔而无法传播,这就导致了一个县可能有好几种更小的小语种,以至于房间里明明都是山西人,说的也都是汉语,但王立听的却越来越糊涂,脑袋也一个头两个大。

  王立一拍桌子大喊了一句:“别他酿的吵了,把各县的村庄数量、人口、牲畜数量、种植面积报表给老子拿过来,按人头分。”

  不得不说这会就得骂人,不骂人镇不住场子,他总算知道为什么老总嗓门那么大,还总喜欢骂人,要知道这里吵架的人还只是地方上的同志,那些部队上的人脾气更暴躁,不狠狠骂一顿根本不可能听你的。

  “行。”各个县的代表想了想,按人头分的确是比较公平,于是把早准备好的册子拿了出来。

  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之后,花了近两天的时间总算是分完了,各县的代表高高兴兴的回去,顺便还带上了一些由本来就是二把刀的王立紧急培训出来的更是只懂一点的技术员还有一些鸡苗、粮种回去收庄稼了,真是一个敢教,一群人就敢学,王立的事情也暂时就变得轻松了点。

  刚刚没轻松两天,又出事了,前线上万百姓被烧了房子和庄稼,眼看着寒冬将至,却无处安身,总部又想起了王立。

  毕竟王立在这折腾了八个月,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基础建设,都比其他县要好得多,也就是他这养得起这近万人了。

  上万人带着仅有的一点家产,拖家带口的在民兵的带领下到了广子山,在他们眼里看见红旗就有活路了,八路军不可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冻死。

  反正也正是秋收的季节,暂时可以安置几千的劳力,但住房问题,就只能住地窝子了,窑洞不是每个山崖都可以挖的,只能在朝阳的坡上挖,这样早点住进去。

  而且窑洞还需要门窗,那需要大量的木材,木头都用来造大车、独轮车、棺材、担架了,哪有木头造门窗啊?

  好在前面新十旅用的地窝子还没拆,湿气也散的差不多了,勉强可以拿来用一下,加上驻守部队腾出来的一些窑洞基本上还是能安置下的,

  王立看着呜呜泱泱几千老百姓,虽然喂得饱这些人,可没地方住啊,他说:“乡亲们,来了这,是能给你们吃顿饱饭,可连个窑洞都给不了你们,是我们工作上的问题。”

  “能给顿饭吃,我们就什么都听你们八路军的。”几个被推举出来的乡老代表说道,这些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胜在活得时间长,相对于普通村民也算是有点见识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