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母校_我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叫他出去玩,他也是用脚扭了的借口拒绝了。

  作为一个重生的中年人,他觉得要研究着弄点什么,重新回到八十年代,他的存在和函数一样,代表了无数可能和无数变数,甚至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他重生成了小学生,家中条件只能说是一般,他能够从正途获得的零用钱顶多也就是块八毛的,根本就做不了什么。

  这个时候没有彩票,没有股票,更不能弄不光彩的第一桶金。

  在这个时候能够做些什么,怎么获取做事情的启动资金是李忠信思考的重点。

  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李忠信终于下了决定,启动资金从投稿中获得。

  李忠信记得很清楚,在七十年代末,曾经出现了一位神童,名叫宁柏,年仅十三岁就获准破格进入大学就读,是全中国第一个被公认的天才儿童。

  那个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来一些天赋:两岁半的时候就会背诵三十多首毛主席诗词,三岁就能数一百个数。

  当年是文革岁月,宁柏没有学可上,在家里呆着无聊翻看大人的书。据传他翻阅了十几本中医书,就能够给身边的人开药方,翻看围棋书,没有多久就能够和大人对弈,甚至能够赢很多身边的围棋爱好者。

  李忠信心中明白,那个时代的天才儿童放在后世两千年以后,那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小孩子几岁时候学会的东西已经相当多。

  最为重要的是,后世宁柏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么高,而是感觉到过早进入大学而失去了很多东西,甚至出过家,要不是这样,李忠信都会以为宁柏是和他一样重生到六十年代后期的。

  这个宁柏对于中国式的教育影响很大,可是,对于李忠信来说,这个宁柏简直就是他的福星。

  李忠信觉得,无论他做出来什么出格的事情,他都能够拿天才这两个字来当挡箭牌,中国从古代时候的甘罗十二岁拜相,一直到宁柏这个天才儿童的出现,都足以说明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神童的。

  李忠信前世没有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但是并不妨碍他在闲暇之余写作,他在起点当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他觉得重生到八十年代想要获得一笔能够让人信服的劳动所得,稿费是最为快捷便利的。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更是刚刚从文化饥荒中挣扎着走出来。

  人们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精神上极度空虚,需要文化填充,对于文学作品的渴求是空前绝后的,青年人都以爱好文学为荣,父母长辈更是希冀青年人都能够把时间花在阅读当中。

  高考恢复不久,加上五大的诞生(电大、工大、夜大、业大、函大),所以这个时候最强的口号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早晨起来到处都有拿着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