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五百五十七章满意_我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要是按照刘广福的这个说法,那么,农民种植这样的一种稻米,在产量方面会有一部分的增长,单植株的稻米听起来增长的不多,但是,要是按照亩来算或者是公顷来算的话,那么,这个增长的数量已经相当不错的了。

  稻米的口感和香味增长,那么,随之而来的是稻米的价格会有一定的提升,按照李忠信的盘算,价格方面增长个百分之五或者是百分之十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通过刘广福这边的这个道种的研究成功,会让很多农民每年多收入几百元钱甚至是超过千元。

  “刘所长,你现在说的这个忠信3号粳米现在进行推广没有呢?还有,种植屋面忠信3号稻米的稻农对这个稻米的评价如何,增收情况怎么样。”李忠信在刘广福结束讲解之后,他开口问起了他比较关心的问题。

  相比于梁科长他们在半路的提问,那些个专业的问题,李忠信不懂,也是插不上嘴,而且,他关心的并不是那些个专业的东西,而是这个忠信3号粳米有没有开始推广,农民的增收情况是怎么样的。

  “现在我们忠信3号的粳米呢!已经在进行推广,只不过我们这个稻苗的推广还比较缓慢,很多农民不认同新的产品。

  现在这个稻苗的主要供应是我们忠信公司承包下来的部分稻田,人们对于这个米的评价很高,增收情况也是十分可观。

  主要还是看今年,今年我们忠信3号稻种如果延续去年的情况,再有增长,那么,下一步在黑省或者是江城这边进行推广就有了强大的说服力,到那个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预定我们的稻苗。

  按照我们忠信种子基地这边人的想法,现在农民对于我们的稻种有着不信任感,等今年我们稻米丰收卖出去之后,我们这边的推广员会下去进行推广,也会给即将种植我们这个稻苗的农民进行技术讲解和技术方面的扶持。

  我们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忠信种子基地的这个道种就能够推广开来。”刘广福正色地对李忠信进行了回答。

  在这个事情上,刘广福并没有进行吹嘘,而是实话实说他们现在种子基地的推广现状。

  农民种地喜欢用自己常用的品种,没有经过两到三年检验的稻种,他们是不会轻易进行尝试的,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是巍然不动。

  等到两三年以后,农民们看到了真正的效果,看到了其他人在这个方面赚到钱以后,那么,通过传递效应,就开始出现购买的井喷阶段。

  这个事情呢!是强求不来的。

  “现在你们研究的这个稻种是忠信3号,那么,之后还有没有什么研究计划,以及研究的方向?忠信种子基地这边还需要什么技术方面人员或者是需要资金吗?”李忠信听完刘广福的话以后,他微笑着问了起来。

  李忠信对于这次到忠信种子基地这边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他觉得,刘广福这个人也算是一个人才,能够搞出来这样的一种稻种,再惠及大众的基础上,也是能够达成自己对种子方面的一种想法,这次的参观还是很满意的。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