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八章 闫立国的决定_我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原本有一些人也想要选择第二种方案的,但是,经过王小四那些人一说,再加上对于吃苦的事情,或者说是去做废品回收的事情不屑,都坚定地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二十多个年轻人慢慢分成了两组,第一组有十七八个人,他们都和王小四一样选择了第一种方案,而另一边则只有闫立国陈冲他们八个人。

  王小四鄙夷地望着闫立国陈冲那边,更是嘲讽地问道:“咋,哥几个真的选择在京城这边收破烂啊?放着好日子不过,放着管理一间超市的事情不做,我看啊!你们几个人要不就是耍小聪明耍过头了,要么就是脑子是进水了。都到这边来,咱们到时候一起抱团打拼。”

  姜国军的儿子姜浩看着那边不做声的几个人,他在这个时候也开口对闫立国说道:“立国啊!咱们从小就认识,我觉得呢!你应该慎重考虑一下,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工作,管理超市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进入了管理层,今后我们只要努力工作,绝对会有更多的发展,我觉得,你们要多多考虑一下。管理层是中层干部,咱们江城那边的百货商店的经理也就是我们这样的管理者,前途还是很远大的,总比一直混在社会底层收废品强。”

  “收废品就是收破烂,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跟乞丐都没有什么区别,说好听点是收废品的,不好听的话,那就是捡破烂的,尊严,面子都会随着那个荡然无存。说好的诗和远方呢?管理一间超市的话,咱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才会实现我们的梦想,为了我们的文学梦想,快站到我们这边吧!”那个一直文艺范十足,立志要成为新中国诗人的孔繁林咬文嚼字地说了起来,更是问出了诗和远方这样的问题。

  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有一头算一头,基本上都有着那么一种文艺青年的范,他们读各种、写评论、针砭时弊,对当时的政局肆无忌惮。

  在物质和精神都相对比较匮乏的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人多是在为自己的温饱而奔波。

  有抱负的小伙子就开始拼命地读书,夜晚借着烛光都能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喜好的,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内心所渴求的才能够得到小小满足。

  对于他们来讲,激进、压抑、热情、迷茫几乎是交织在了一起,经常会出现孔繁林这样的喜欢文学,喜欢诗的青年。

  孔繁林这个叫做二林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年轻人,他一直对闫立国和陈冲两个人很是敬重,毕竟这两个人是正牌的大学生,而且曾经都是学生会的干部,现在他觉得,闫立国和陈冲两个人是被胜利,不,是被那肮脏的金钱冲昏了头脑,他要挽救一下两个迷途的羔羊,想要招呼他们一齐实现他心中的文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