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章 压城_种田博饭家常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压城风雨欲来

  ……

  接下来,就是何大嫂叫银花几句话摞住,再不敢随便接礼,还有好几家上门探口风的,甚至有两家直接遣了媒人上门,都是本地不大不小的地主人家,银花好话车轱辘一样的说,好容易把人都打发了,还不知道有没有遭人记恨。幸而很快就入冬了。

  今年冬季因为文年安和何传礼都归家了,格外热闹些。

  何传文、满仓刚习完了十篇大字,陪着糖球和歪瓜在炕上翻滚打闹。

  银花一抬头,就看到文年安嘴角噙着笑,脸上却带着几分怅然靠在炕柜望着几个小的。

  当初何家骏巧合之下带了文年安回来,他后娘找的借口也不过是把人在外头养到成年,现在文年安已经是十八岁的小子了。他早跟文家妥协,成亲后就分出去单过,明年开春怕就要到府城定居,他户籍在府城,考秀才都得在府城,又拖家带口,从府城到这小山村,做马车也都六七日,要来一趟怕就不容易了。

  银花暗叹了一口气,“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大概是最无奈的事情之一了。

  何传礼去松山书院,两次才过了入门考试,只读了一年又回来。松山书院的规矩,离开书院三个月以上就得重新参加入学考。何传礼出去两年多,别的不说,却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读书越发的刻苦了。若以前是因着何家骏和银花的厚望,是身为长子的责任感,现在则是真正自发的发奋。这会儿不过看弟弟们玩闹歇了歇眼睛,就又捧着书琢磨。

  文年安心细,去外头转了一圈,把能收集的文章都抄了回来,品质稂莠不齐,但对连正经老师都没一个,呆在小山村拼命闭门造车的何家骏来说,已经是至宝了,这些日子就没离过手,就是银花硬拉了人歇一会儿,也得把卷手抄本抓在手里才气顺。

  屋里烧着炕,点着好几个火盆,银花怕爷儿几个坏眼睛,白日里也点着好几根儿臂粗的蜡烛,照的屋里各处都亮晃晃的,陡然从这屋子里出来,眼前都一昏。

  门外站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因是认得的,孙大把人直接领到了后头。

  滴水成冰的日子出门,那农人眉毛上都结了细小的冰晶。

  银花赶紧用热水冲了糖水给他先喝了一碗才说话。

  “今年难得,逮了一头半大的野猪,也算是稀罕物,割一点来给何先生和您尝尝。”

  那农人不是大田村的人,住在更山里头些。山上不好种田,只能零星的开少少的小块地,一座山上也不过几户人家,都是祖上传了打猎手艺的人家。这里没有高山深林,也就野兔野鸡常见些,猎户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家大儿子在何家骏这儿念书,已经欠了两季的学费了。

  说了这句话,那农人就直搓手,不晓得该往哪里放。

  “那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