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硬心肠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嗣兴想着前世的连长在演习的时候是怎么样布置军事任务的。

  他让这些底层军官参加军议,存着锻炼他们的意思。

  实际上他也是在锻炼自己,他还是更习惯做一个兵。

  “世子,咱们突然杀进营地不是正好吗?为什么还要给鞑子来一炮,将他们都给喊醒。”

  李本忠问道。

  原来这支队伍是李本忠来指挥。

  但是现在世子爷想要拿这支队伍来练练手。

  那么作为家将,李本忠会自觉地担任好参谋的角色。

  作为李定国的家臣,李本忠除了保护世子之外,还有教育世子的义务。

  “狗叔,鞑子在营地留了明哨,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暗哨。”

  “我们进攻的时候,鞑子的哨兵肯定会将他们给叫醒。那么大家想想,如果换作是你,被同伴叫醒,和被炮声惊醒,哪一种情况下,更加慌乱。”

  “那当然是被炮声轰醒,心中更慌乱。”

  坐在王平身后的马国春道。

  李嗣兴继续说道:“马什长说的对,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在慌乱的情况下和镇定的情况下,打起仗来是不是不同,咱们这叫心理战。鞑子跟咱们一样,打仗的时候,我们会有的心理,他们也会有。”

  “我们在想如何去打仗的时候,有一个办法就是将你自己放在敌人的位置上。想一想,要怎么样才能打败自己。”

  李嗣兴所说的就是换位思考。

  不仅仅可以用来打仗,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能够避免主观臆断。而主观臆断往往会让我们更容易犯错误。

  李嗣兴没办法像某些穿越者那样,一穿越就能够在自己身边办一个军校出来。

  然后各种军事人才就层出不穷。

  一个小兵跟了自己半年就成了大将。

  那样的事情不现实。

  李嗣兴知道的最快的培养将领的方式就是军议加实战。

  军议是作战计划形成的地方。

  让这些人参加军议能够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作战计划怎么形成的。

  等以后这些人自己领兵作战的时候。就会想起当初军议上,别人是怎么做计划的。

  思考问题也是需要方法的。这些人可能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也有思考的能力,智商并不低,他们只是缺少思考的方法。

  李云龙也没有文化,但是照样会打仗,那是因为他学会了思考战争的方法。

  李嗣兴打的仗没有李本忠多,甚至不如朱勇、王平。

  但是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肯定比他们先进。

  因为他们以前是一个新时代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

  李嗣兴他们的营地跟鞑子的并没有多远。

  李嗣兴让手下的士兵吃了点炒米,今天他们就不生火烧水了。

  战士们每人有一个竹筒做的水壶,里面都会提前装好凉白开。炒米本就是熟的,所以一顿不生火,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世子,等下我要跟王把总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