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晨起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三更,求月票、求推荐票!新书期没办法多更,今天例外一下。大家尽管投票,等上架了独孤都给大家补上。

  ……

  永历南明的军队基本上都是大西军。

  很奇怪,原本被明军称为流寇的大西军,现在城了明军。

  而那些原本的明军则成了满清的绿营兵,成为了与永历南明作战的清军主力。

  为什么永历南明能够坚持这么多年,还在李定国的率领下杀进了湖南。

  满清朝廷一度要放弃西南五省?

  大西军代表的农民阶层,而永历帝这代表南方一人反清的地主阶层。

  大西军进入云南的时候正好这里经历了沙定洲之乱,打乱之后,原本的统治秩序被破坏。

  李定国发现这个地方很穷,地主阶层的势力很弱。

  他在这里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重新分配土地,收容逃民。这特么的就是土地改革啊,所以云南很快稳定下来,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粮草来源。

  事实证明,土地放到了农民自己手中,比在地主哪里爆发出来的效率更高。

  第二件事情就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在前明的时候,当地的土人会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对待。

  李定国对汉人和土人一视同仁,很快就得到了当地土人的支持。

  至今都有很多当地的土人供奉李定国为神,可见当初李定国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兵员。

  所以,三年时间,李定国练就十万大军,有粮有兵,几乎可以和南方的清军分庭抗礼。

  李嗣兴是知道的,现在的明军之中有将近一半的士兵是土人。

  这些人在西南的山地中战斗力强悍。

  李嗣兴之前在想自己今后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实际上,他的老爹已经给他找好了。

  作为脱胎于大西军的南明军,首先要学会依靠百姓。

  当年他们能够从陕北杀出来,席卷天下,那么今后,他们一样能够从这西南的大山中杀出去。

  其次,要吸取李自成失败的教训,不能将所有的地主阶层都排斥出去。

  要以反清复明的大义,团结一部分有民族情怀的地主士绅阶层。

  这样可以缓解那些投靠清廷的汉人地主阶层的抵抗意志。

  最后就是要想办法积蓄财力,缩小与满清之间财力物力上的差距。

  这一点是最难做到,因为永历南明控制的都是西南最贫穷的地方。

  哪怕是李嗣兴能够带来一些技术上的提高。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缺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生产资料。

  今后的路将非常的艰难。

  就像脚下的山道。

  李嗣兴还是要尝试一下,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如同他以前的军旅生涯。如同他背着背包去征服各地的大山。

  无论你是否去挑战,山就在那里。

  没有鸡鸣狗叫之声。

  一觉醒来,李嗣兴没有回到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