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一三章 相反的境遇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钱了之后,李嗣兴感觉事事顺心。

  现在几乎每一个内阁部门都得到了好处。这时候平时没什么声音的刘泌突然站出来说道:“殿下,刑部已经组织了一批查案官,但是刑部还没有自己差役。”

  “刘尚书是准备要经费吧,没问题,你这里能用多少钱?”

  李嗣兴一听就知道刘泌的意思,这个老头原来还是一个有些固执的读书人,甚至顶撞过李嗣兴。

  不过他在大理寺供职多年,对查案之事还是有点了解的,靠着文官是没办法查案的,地方上的人又不可信,刑部必须要有自己的基层吏员才行。

  就像是六扇门那样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但凡涉及到招人就要有钱。

  ……

  今天的战时内阁会议是这段时间以来开的最愉快的一次。

  回到后院,一群女人都站在佩姨的房间,莺莺燕燕,很是热闹。

  见到李嗣兴回来了,小马媛鼓着腮帮子跑了过来。

  “兴哥哥,佩姨的房间为什么有一个那么大一面镜子,而我只有一个小的?”

  马媛似乎有些不开心。她与佩姨不对付。

  “媛儿,你这个镜子不好吗?你看这银制的边框,上面还有宝石呢。”

  李嗣兴笑道。

  小马媛还不满意,李嗣兴继续说道:“你那里也放不下大镜子啊,等你以后长大了,哥哥给你用镜子做个房间。”

  “我哪里没长大啊,娘亲说了再过两年人家就能嫁人了。”

  “好好好,媛儿长大了,那就应该更加大度一点,不跟佩姨计较,对不对?”

  “嗯嗯,媛儿都听兴哥哥的,不过兴哥哥也不用帮媛儿做镜子屋了,娘亲说这个东西很值钱的,兴哥哥你把这些镜子都换成银子,以后媛儿帮你管钱。”

  这小丫头,还没过门就想要自己的工资卡了。

  李嗣兴一阵头大。

  “兴哥哥,你放心,媛儿以后不会赶佩姨走的,等以后咱们有孩子,让佩姨再帮我们带孩子。”

  ……

  又走了一天多的时间,永历皇帝一行人终于来到蛮莫城外。

  皇帝将行营安在一座寺庙之中,青灯古佛,寺庙也不富裕,提供了一点粗茶淡饭。

  白天的气候,蛮莫土司思线前来觐见。

  一上来就说自己这里穷困潦倒,百姓连口吃的都没有,希望皇帝陛下能够救济一下。

  但是永历皇帝连肚子都吃不饱,拿什么来赏赐?

  他能够看到那个小小的土司顿时变了脸色,甩袖而去,原本因为进入缅境而兴奋的官员此时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

  没有赏赐,思线自然不接待了,要不然此时永历应该住在蛮莫城的土司府邸。

  另一边,太子殿下带领的队伍已经回到了铜壁关。

  此时的铜壁关却变了样。

  太子一行人回到这里的时候。

  李嗣兴对腾越卫所的改革也到了这里,铜壁关在编制上是一个百户所。按道理有丁百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