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朝廷的重视_穿成福运小娘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任务是通过府衙,了解诚运投递的运作情况。

  毕竟,若不是查到几个前朝逃犯,顾大将军的岭仓巡视早就该结束,前往下一站了。

  人犯已经顺利交接,有京城兵马押解回京,顾林既然已经交差,那么他是否还在岭仓都不一定。

  但现在,顾林既然没走,钱瑞宣便把他顺带的任务完成了。

  在外人面前,顾林一向能沉得住气。

  他神色没什么变化,依然从容镇定,气场十足。但看过公文,再看皇帝的书信,用的时间着实长了点。

  钱瑞宣在一旁默默的陪着,他很理解顾林的心情。

  这之前的很多年,顾大将军都是无往而不利。这时,却是一个跟头狠狠栽在自己儿子手里,而且还是被他舍弃的儿子,心情必然不会好。

  拜别顾林,往通州府衙公干,再接触到诚运投递时,虚荣心对顾大将军便多了几分同情。

  堂堂兵马大将军,心怀忐忑的留在岭仓大营,等候京城的消息。结果被儿子搞到灰头土脸,心情寥落的带着亲兵卫队赶赴下一站。

  而造成这一状况的顾林的儿子,他视察投递行时,这小子早在前朝逃犯抓捕之后,便毫无压力的离开了,据说去拓展上游的投递线路了。

  这家伙,简直一点儿当儿子的自觉都没有嘛!

  钱瑞宣的视察结果和几位重臣希望的一样,诚运投递的每一项投递物品、包括信件,都有据可查。

  寄件人、收件人,揽收人员、投递人员都记录在案。

  投递行的人员管理也很周详,在册人员、以及曾经雇佣的,无论辞工人员、还是辞退人员,诚运都有记载。

  因视察需要真实性,所以京城官员和府衙的陪同人员来的很突然。

  好在诚运投递从一开始筹办,管理上就比较规矩。

  前段时间因包裹激增,有一段时间的忙乱,之后便走上正轨。

  现在的投递行虽略显狭小,但每个工序都有各自的位置,每个人也都各司其职。

  投递行的运作井井有条。

  通州总号连着两天接待视察官员,对投递行的正常营业颇有影响。

  但另一方面,这次视察不是什么坏事。

  袁冬初和潘再水等人明显感觉到,不论京城的几位大人,还是府衙的陪同官员,对诚运的态度都很和善。

  尤其是府衙那几位,完全没有一贯的颐指气使,看着就是一心为民的百姓父母官,很体谅投递行经营的辛苦。

  两天的忙碌,终于把官员们应付走,天色已经不早。

  袁冬初等人坐回堂屋,心情都是一松。

  张二柱先吁了口气,才说道:“咱们投递行,能继续做下去了吧?”

  潘再水颇为得意:“那当然!别看这几日咱们提着心的应酬各位大人,但左右邻里看咱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很敬畏呢。”

  袁冬初笑而不语。

  这次的阵仗真的挺大。

  估计除了查封,别的任何一家买卖都没有过这种待遇。更重要的是,这次视察以京城几位官员为主。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朝廷非常重视诚运投递。

  这次之后,诚运投递只要没有大的疏漏,各地衙门和衙役之类的人,应该没人敢随便刁难。

  以后的生意好做了。

  几人正说着话,外面姜成华两人到了。

  人还没进来,陈子更的声音就传了进来:“终于走了啊!”

  这两人得知顾林离开岭仓大营,早两天就想来报信了。

  结果钱瑞宣前脚从岭仓大营出来,后脚就和府衙的人坐镇通州总号,害得两个人远远地就躲开了。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