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打击_老大是女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爱,夸他是“我朝王羲之”。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典籍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台阁重臣们也以此字体起草昭告,因此这种书体也称为“台阁体”。为迎合帝王喜好,也因为八股科举要求,读书人纷纷效仿,台阁体流行一时。

  以至于到后来,科举考试必须以台阁体书写,不会写标准方正的台阁体等于无法进入翰林院,而且字形大小、粗细统一都有一定得要求,不能自我发挥。

  过度要求字体的标准规范,导致书体全无个性,造成其千人一面、了无生机的局面,喜爱书法的文人大为痛惜,极为抗拒台阁体的演变,但大势所趋,无可奈何。

  人人皆习台阁体,并不表示这种书体轻易就能写得好。

  梁修己笃好书法,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幼时师从名师,一手楷书写得挺劲雅正,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

  众位主讲见他开口夸赞傅云的字,自然不会出言和他唱反调,纷纷点头附和。

  “他的字确实写得好。”温雪石起身,走到梁修己身边,帮他续了杯茶。

  梁修己抬手做了个表示客气的手势。

  温雪石微笑道,“可论文章,他观点强势,语多奇警,虽然能自圆其说,还是失了庄重之调。苏桐的文章文字晓畅典雅,紧扣题旨,语句朴实无华,对偶齐整,元气内蕴,略有古风,若细加雕琢,必成大器。”

  众人齐齐点头。

  “虽这么说,我还是喜欢傅云的破题,挥洒自如,字字铿将,我都被他说服了。”

  一名副讲笑呵呵道。

  大家互望一眼,都笑了。

  “傅云年纪比苏桐小。”

  赵师爷见缝插针,嘀咕一句。

  众人停下争执,笑得更加欢快。

  他们身为师者,喜欢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少年学子,即使他的观点隐隐有离经叛道之嫌,同时也欣赏沉稳含蓄,低调和厚的学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江山代有才人出,年轻后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师者之幸啊!

  不管是傅云的锋芒,还是苏桐的文雅,主讲们一样的爱怜赞赏,之所以非要分一个高下,不过是为了保证结果能服众罢了。

  外边的考生还在等着张榜呢!

  姜伯春左右为难。

  众人知他一心为书院着想,全无私心,劝他道:“山长不是说要摒弃迂腐之风,让沉迷科举应试而忽视真正学问的学子们认真求道解惑么?不如就从这一次评判开始做出改变,科举没有两个状元,为什么书院就不能有两个第一了?”

  姜伯春怔忪片刻,双唇颤动,拍一下案桌,长身而起,“好!”

  …………

  傅四老爷认得的字不多,但“傅云”两个字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红榜上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