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提醒三叔_重启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还是尚海的洋房,袁福军记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到二十年,这些洋房价格飚至上亿元,普通人都不敢想象的价格。

  这就是袁福军下一个目标。

  好不容易来到河东,这里哪里有城市的模样,和袁福军农村老家差不多,中介是个四十岁的大姐,她都不愿意来这片地方。

  “小伙子,我看你岁数不大,如果没钱,姐就给你介绍个便宜点的房子,咱们先租上,你看行吗?”

  大姐不情愿地在水泥地上蹭着脚底的泥,一脸嫌弃看着泥泞的路,尚海经常下雨,路不好走是常态。

  袁福军却没有把这话放心上,眼前的耕地不久的将来这里就是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新区,九十年代初国家决策开发河东,明年就会宣布河东新区正式成立,现在买房就是捡漏。

  “姐,辛苦你了,这块和前面的地我都要了。”

  袁福军毫不犹豫,选好地直接和大姐把合同签了。

  “你倒是痛快,看你还是学生吧。”

  大姐手里摆弄着各种后续,眼神打量着袁福军,看样子一股学生气。

  穷学生买房子确实让人觉得奇怪,他的口音还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地口音,让大姐都开始产生了怀疑。

  “大姐,我什么身份跟我买房并没有冲突。”

  多说无益,袁福军付完钱就去办理过户,两百平米的房子直接入手。

  现在均价不到七百每平米,未来河东的房价都是几万,人再活一世最有价值的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是买房,再者投资互联网,最后就是实业入股。

  袁福军现在买房和实业都在进行。

  跑了一天的袁福军终于回了宿舍,四个人躺在床上闲聊。

  “福军,你下午干嘛去了,一直没看到你。”

  田润吉住在袁福军上铺,是个小胖子。

  “没去哪,就随便逛了逛,尚海真是太繁荣了。”

  这是袁福军的心里话,这里是国家的金融中心,一举一动都关系着未来的经济发展。

  “当然了,要不然这么多人都希望靠自己的学识和勇气成为新一代的尚海人。”

  司南不禁感叹一线城市的魅力和机遇,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留下。

  “明天公共创业课大家是一起上吧?”

  话题有些压抑,快速发展的时代让年轻人们有些喘不过来气,袁福军只好转移话题。

  第二天早上大家照常上课,袁福军本来想补觉,他觉得公共课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大用处。

  “同学们,今天随便聊聊天,大家觉得什么最挣钱?”

  年迈的老者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说话的声音仿佛天然有一种催眠的效果,但是聊起来挣钱袁福军还是打起了精神。

  买彩票、买房、下海经商,各种答案出现在课堂上。

  “大家说的都很对,其实从变现的角度来说还是烟草行业,国家为了税收活动不会对烟草行业有过多的打压,尤其是我们国家有大量的烟民,每年税收的绝大部分都是烟草…”

  老师随意的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点醒了袁福军,下课之后直接去了图书馆。

  烟草在历史长河上出现这么久,特别是有名的品牌都是经久不衰,很多人都喜欢固定抽一个牌子的烟。

  ()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