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赔罪_从北宋开始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赔罪

  张玉清停笔伫立,将手中文稿交予一旁的紫萱道:“就按这个形制建筑书院,另外颁吾敕谕,凡我教中弟子,十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者,可择优录取入书院,为吾座下弟子。”

  “是,道子。”紫萱接过书稿,捧在怀中站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见张玉清闭目养神没有理她,紫萱还是没能按捺住内心的疑惑,问道:“奴家还是不明白,为何要耗费这些钱粮来教诲这些弟子。以他们的年龄来说,都已是家中成年者,观念已巩固了,何不从幼儿入手,谆谆善诱下,必可更快速的接受道子殿下的观念。”

  张玉清闭目道:“汝无须挂怀,吾并非不明白此理。只是吾胸中挂念的,绝非眼下这区区三千弟子,而是这天下的百姓!”

  “若想要教化百姓,传教众生,使人开智,供奉仙尊,单单依靠吾或者汝一人之力都是不成的。”

  “因此,须得先教导出一批合格的先行者出来,再由他们去推行教化,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天下人自然就会纷纷入吾彀中来矣。”

  这边紧锣密鼓的为新剧做准备,张玉清却也没有忘记授课的事情,已经敲定了初代教材,均选自小学课本,力求以最简单的方式快速把一个北宋子民改造到拥有小学文凭的水平。

  所谓的简单,自然也是两相比较而言。

  在北宋以及漫长的封建政权时代中,大体推行的都是精英教育。

  也就是说,只有极聪慧的一批人才能够接受到当时最菁华的教育,而接受这份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他们来做人上人的,而非是要让他们增长智慧,干活吃饭。

  这与简体字时代的大众教育所不同,由于工业社会机器替代了大部分人力,一百个愚昧的百姓都远远不如一个有知识的工人来的好用。

  为了使人更好的操控机器,必须要灌输全民教育。

  而张玉清想要提高生产力,爆人口,提升北宋位面的灵气浓度,强行冲关,也需要更多的合格的工业社会市民。

  所以,他必须要搞教育。

  并且,搞教育还可以顺带着掺杂私货,从社会层面改造氛围,令人人皆知教中经义。

  日久天长,直接从物理层面隔绝儒家对百姓的影响。

  使人只知仙尊,而不知圣人。

  可谓一举两得。

  毕竟,人都是趋利的。

  当机器推广开来了,一个接受过完善长生教体系教育的人可以快速的上手最新的机器,熟知它的原理,并且利用其生产出最先进的产物创造利润,自然不愁找到工作。

  而一个十年寒窗苦读,梦想着一朝通过科举翻身做官,大肆捞金的穷秀才走出考场,发觉满大街招聘的硬性条件居然是以拥有长生教的中学文凭为准,必定当场破防,暴毙而亡。

  不过,这还不保险。

  毕竟大宋国还留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