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对答_从北宋开始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回来改变这乌烟瘴气的朝堂也不迟。’

  五十岁的包拯仍然满怀朝气,如那日高登进士第时那般,发誓要改变这天下。

  公孙策回想起了十天前。

  当远在扬州的包拯听闻了汴梁这边发生剧变,有仙人出世,祸乱朝纲社稷。

  甚至官家都被其蛊惑,危在累卵,生灵有倒悬之难,安稳不满百年的江山或将再起刀兵时。

  那时的包拯,是如此的满脸厌恶的注视着书信上的‘玉清太元长生仙尊’八个字,说了声:“先生,我们该回汴梁了,绝不能让这些方外之人,惑乱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日子!”

  随后就是日夜加急八百里,两人硬生生磨烂了双腿,就连随行的张龙赵虎、侍卫展昭也都是灰头土脸,好不容易奔行到了汴梁。

  只不过是从刘沆宰相那里取了封请柬,看了一场祭典仪式。

  希仁公就要彻底的放弃了对长生教的扼制之计?

  公孙策还欲再劝,包拯与他共事数十载,却是看出来了这位亦师亦友的属下心中所想,微微一笑就摆手堵住了公孙策接下来的话语。

  “公孙先生可曾想过,大宋朝立国之基是何物?”

  公孙策欲言又止,思维微微一滞,正待思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时却听到包拯自己说了起来。

  “古往今来,朝代更迭,所依仗之物莫不外区区一道信念而已。”

  “信…念?”

  公孙策咀嚼着这个词汇,感慨莫名。

  “不错,正是一道信念,一道能够让这天下更多人活下去,且活得更好的信念。”

  包拯负手而立,望着溪山之上数万人同时念诵祈福经文的场景,心神微震继续道:“五代十国,天下纷乱,乱世之中十室九空。谁能让麾下的百姓活得更好,谁就能拥有更强的兵员,谁能可以肆意攻伐周边小国。”

  “再往前,隋唐之时,民不聊生,五胡乱华糟蹋了多少条华夏子民的性命,人如草芥蝼蚁般苟活着,就算是世家大族亦要啃食泥土草木才能偷生。”

  “汉末三国,乱世争雄,群雄逐鹿,中原大地死伤何止百万,终于被曹魏一统。”

  “这一桩桩朝代更迭故事,无不是当时的霸主势力出手统一乱世,甚少见到有以弱胜强者,何解?”

  “盖因为强者拥有着更加能够凝聚人心的信念,追随这些势力之人无比相信自己将会彻底改变天下,将世上的乱象终结,使得人人可以休养生息,过上远比现在舒坦百倍的日子。”

  “这就是所谓的民心所向,无往不利。英雄出世,众望所归。当天下人都无比的相信追随在英雄的身边,就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时。”

  “那些穷得活不下去的人,就可以毫不犹豫的为其拼命厮杀。”

  “勉强苟活着的人,可以舍命为其摇旗呐喊,宣扬名声。”

  “小富之家,可以倾其家产,帮助其壮大。”

  “豪富之家,亦选择附其尾骥,保存家业。”

  “唯有当世掌权者,恨不得生啖其肉,渴饮其血,对其围追堵截,势必杀之。”

  公孙策再也听不下去了,直截了当的出言顶撞道:“可是希仁公,如今之世可并非乱世!百姓们并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包拯一愣,喃喃道:“对,现在不是乱世……可,我们面对的,也不是人雄啊……”

  “祂,是古往今来唯一留存的世上真仙。”

  “是集天下伟力于一身,可一言使大日退避三舍,一念翻江倒海,拥有着无穷法力的仙人!”

  “而且,百姓真的还活得下去吗?”

  “先生,难道你不清楚,现在的百姓……究竟还有多少可以安稳的生活下去呢?”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