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勋阳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似气势汹汹,结果平叛的项忠命人带着招抚的命令进入山林,当即就有四十万人放下了武器,“流民携扶老幼出山,日夜不绝”,可见除了核心数万之外,其余不过是活不下去的百姓罢了。

  而明军呢?他们刚刚从边疆回来,是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部队,这些流民可远远比不上边疆的瓦剌与鞑靼。

  李原起义持续不过数天,便被明军轻易平定,而李原的下场,也被其他有心之人看在眼里,再也没有人胆敢作乱了。

  这使得原杰的种种安排就此畅通无阻。

  他首先将其中愿意返回的百姓遣返回各自的家乡,发给路费与来年春耕的粮食,还在当地为他们分配土地;而剩下的不愿意离开的百姓,则就地安居,为他们重新上户籍。

  许多百姓在之前因为受到排挤以及恶霸的欺压,被迫跑进了山里,依靠狩猎为生,他就派人进山去宣传,言道朝廷已经派军在这里驻守,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还会给他们分发土地耕作,一下子就把他们从山林中诱了出来。

  毕竟拥有一块土地,是中华几千年王朝中所有农民的梦想啊!

  原杰又从百姓之中挑选出精壮之人,充作驻守的卫军与吏役,而那些有劣迹的人在群众的举报下也获得了应有的惩罚。

  他在当地设置府县,建构城池,划分土地,给荆襄带来了久违的秩序。

  等到成化八年的时候,荆襄之地的两百万流民已经被转换为安居乐业的大明百姓,富饶的荆襄也开始为大明呈贡相当的赋税,充实了大明的府库。

  朱见深为这个新成立的府命了名,是为

  勋阳府。

  ……

  勋阳府的成立,使得大明在荆襄的这一个巨大火药桶避免了爆炸,也使得成化六年之前积攒下来的众多流民得到了妥善安置,这当然是原杰的功绩,但是提出解决方法的严敬休也功不可没。

  此时的他已经正式成为了大明的首辅,这一政绩更使得他如虎添翼,获得了许多朝臣的支持。

  花了这数十年时间,他终于攀上了权力的巅峰,现在,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

  而严凌,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也在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势力。

  北直隶、山东与河南,在这三年里已经遍布了他手下的情报机构人员,他们源源不断地向中枢的陈国公府输送着情报,充当着他的耳目。

  京师里就更不用说了,在锦衣卫与东厂看不见的地方,身着黑衣的隐龙成员在隐藏。

  这个时候的严凌已经敢说,他已经把陈国公府给彻底控制住了,就算再有碰上叛逆不听话的家主,他也翻不起浪头。

  不过,叛逆的家主……

  “祖,您看我这幅字。”

  六岁的小孩屁颠屁颠跑到严凌的面前,兴高采烈地举起手中的宣纸。

  不远处,还有一个八岁的孩子,在奋笔疾书,见这个小孩跑去展示,他显得更加慌张,手上动作快了几分。

  不一会儿,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只是后面几个字歪歪扭扭,很明显是着了急的,笔法都乱了。

  严凌轻轻地笑了笑。

  由自己从小培养起来,情同父子。

  怎么会叛逆呢?

  他伸手盖住严渊的手,用那稚嫩的小手握住了毛笔,落墨在白纸之上:

  “错啦,这个字,要这么写……”

  一笔,一划。

  大明的七年时光,在长毫的游走中,悄然溜走。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