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红军来了(2)---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小的弟子徐医参摇摇头说道:“可我们……”

  徐医参才开口就被旁边站起来的徐远山打断:“医参,这个人就交师傅来接待,你继续看下一个病人。柳依依,去到外面再叫进来一位病人让医参看。”

  柳依依是一名年龄排11位的女弟子,就是在门口时张池明遇见穿着干干净净衣服的女孩子。

  “这位先生,请跟我到后院来,”徐远山给张池明招招手,自顾自就往后面走,“在这里说话会影响孩子们给病人看病。”

  到了后院,徐远山拉过一张椅子给张池明坐,自己坐到了另一张椅子上,“我先不问你从哪里来的,能不能报一下你自己的真实姓名?”

  张池明虽然有些好奇但也不胆怯,他个人的经历也非常奇特,13岁时还被打成ab团,所以当面临徐远山像审问的发问时仍镇静回答:“我的姓名啊,姓张,名池明,张池明。”

  这和后世查到的资料上有名有姓的人对上了。

  徐远山又看了看对面的张池明,心里暗暗赞叹,如此年轻的面孔放后世也就是高二学生的样子,而现在已经是军作战参谋了,20岁不到时出任八路军115师作战科长,不愧是最年轻的开国中将。

  徐远山点点头:“好吧,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我猜你是从山里的队伍出来,说话不是本地口音。”

  张池明见徐神医能猜出他是红军也并不奇怪,最近红军要出山的风声这么紧,想到也是自然的。

  最关键的是,他从对方的言语和表情感到了一种亲切感,同志之间的亲切感。

  这个年代,同志的友谊友情是很牢靠,代表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这时“战友”这个词还没流行也赶不上“同志”的重要。

  后世的影视剧中,握手喊“同志”如果不热泪盈眶,说明没演到位,实际上是很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张池明说道:“我是山里的红军,部队首长让我来请你去给我们的伤员治病,价钱好说。”

  徐远山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道:“红军啊,是一支穷人百姓的军队,但是我暂时不能离开子午镇到山里去。”

  麻醉药还没有到手,如果遇上要动刀做手术的就麻烦了,而且进山后和部队在一起也不方便穿越。

  徐远山不等张池明开口请求,继续说道:“不过我可以先把十名弟子派过去,他们能应付一般的伤病,如果有需要开刀动手术的,你们就把伤员集中抬到子午镇附近,有我弟子给的药和治疗,病情能稳得住,直接在一个山谷建立营地,方便我就近过去治疗,至于说报酬吗将来见到你的长官后,我再和他商量,总之不会让你们为难就是了。”

  张池明说道:“那就让你的弟子马上跟我走吧。”

  徐远山摇摇头:“一下子走太显眼,你们就在镇外接应吧,你先带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