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孜然羊肉_人生一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对烹饪手法的追求。比如食不厌精,是对食材处理的要求;比如烩不厌细,是对烹饪精细化的要求。从陶器进化为鼎,对食物蒸煮,上升到政治层面。

  第四阶段,就是对调料的运用。增香提味的调料,如同中草药的发明,都是人类探索自然最伟大的杰作。因为有调料品的加入,食物开始从单纯的满足热量需求,进化到满足味觉的扩展性需求上来。人们创造出了无数多种的食物风味,成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阶段,就是今天,人们吃饱喝足后,人们尝遍百味后,开始了综合性的需求。比如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也就是视角、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参与。加上刺激性调味品,尤其是辣椒的加入,让触角也加入进来。因为辣味实际是一种痛觉,是触觉的一种。

  除了这些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还有一些意识成分的加入,甚至还加入了听觉。比如四川的锅巴肉片,当热油汤淋在滚烫的锅巴上时,那滋啦的声音,让人听觉受到刺激,现场感十足。还有进入意识层面的,比如一个菜品,通过形状、名字,加入另外纯意识态的含义。大年三十吃的整鱼,而不是鱼块,寓意就是年年有余,取谐音,传达文化含义。

  能够品尝到这些含义的人,过去大多是文化高钱财富足之人,因为他们早已有能力从经济上超越前四个阶段,从欣赏能力上,进入第五个综合感观阶段。

  但更厉害的,是厨师本身。他们既是美食的制造者,也是合格的鉴赏家。他们不仅能够吃出一个菜品的好,还能够说出,它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好。

  要不是这天晚上瞎转,冬子根本没意识到,那位写大字的城墙边的老师,居然也是一个美食爱好者。

  这是一家路边的普通小吃店,卖的东西也是当地常见的陕西小吃。招牌上写了几个,如然面、葫芦头、新疆肉串,里面柜台里,还有泡的药酒。

  冬子本没打算进去吃,毕竟他现在还没饿到必须吃的程度。老实说,冬子因为自己从小吃惯了父亲那些美好的味道,后来吃的菜,基本无法满足他对美食的想象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味觉,也适用。

  但是,仅一个多余的眼神,就让他停止了脚步。那们老师,正在里面靠窗子的地方,喝着酒呢。更碰巧的是,他也刚好扭头,看见了冬子。

  没办法,居然人朋友陪着吃饭,冬子觉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进去后,老者居然很自然地往对面的椅子指了指,冬子也就自然地坐下。

  菜很简单,就是盘子内,几串羊肉,再加上面前的一碗然面,一杯药酒。

  “老师,唱着呢?”

  对方并不正面回答冬子,反问到:“吃了么?”

  “没咧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