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节 好盐入味道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坞堡被攻破的时候,坞堡的主人见势不妙,带着手下的心腹,从其他方向悄悄的溜走了。张狂又不想斩尽杀绝,以“穷寇勿追”为理由,放过了他们一马。

  剩下的这些人,哪里知道什么机密要闻?除了问出这个堡主姓“张”,这座坞堡才新建不久之外,几乎就一无所获了。

  如今张狂想起来,还真是有些后悔。

  不过,就算这样,张狂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现在要做的,还是“犒赏三军”这件事情。

  坞堡的内部,有一块不小的平整空地,想来应当是收获季节,用来晾晒谷物的。除去负责执勤守望的百余天平军士卒,其余两千多人,都聚集到这片空旷的土地上。他们按照部队的编制,每个十人队聚坐在一起,在大地上画出了数百个小圈子。

  这些出生在农家的青壮年,自然不会像有学问的士子那样讲究,随意的坐在地上,大声的喧哗着,谈论着即将开始的大会餐。有些人回忆起参加黄巾军之前的日子,竟有着不堪回首的感觉。

  的确,当前的大汉底层民众,日子过得有多艰难,是来自后世的张狂,所难以想象的。套用一句后世的流行语,那可是真真正正的“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烂,干的比驴多,活的比狗贱”!

  唱这首歌的后世人,不要说与大汉的那些贫民相比,就是与古代生活水平一般的平民比较,双方的生活水准,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几个月以来,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的张狂,就不止一次的想:

  “生活在这样一个让人痛苦的环境下,如果不起来造反,还真的说不过去啊!”

  所以,太平道这次“黄巾大起义”,虽然骨干都是太平道的信徒,然而参与者,却多半是丧失了自己土地的流民,和在官府与地方豪强的双重压榨下,生活不下去的贫民。

  他们代表的这股力量,是已经对未来绝望的民众。这种绝望中产生的反抗,差一点儿就摧毁了整个汉室!

  但是,张狂却也不希望,这样一股绝望的力量,将整个大汉江山给摧毁。

  因为,这些缺少学识的民众,并不具备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能力。在他们的毁灭之后,留下的,只能是一片废墟。作为一个具备独立思想的未来人,张狂自然不会愿意,作为整个中华民族辉煌的代表的大汉,就此毁灭。

  而且,无论承不承认,在当前的时代,士人,尤其是高门大族的士人们,才代表了这个时代最为高级的生产力水平。没有他们的加入,任何社会组织,都不可能成功的发展和壮大。

  作为太平道的核心子弟之一,张狂清楚的知道,“大贤良师”张角本身,其实也是属于士人的一份子。他在发动“黄巾大起义”之前,可是想尽办法,拉拢各地的士子加入。就算在起义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