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o节 久战乱未靖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醒下,孔融突然发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刘备,不就是当下最好的求援对象吗?

  论战力,刘备所部能够在公孙瓒部下经常担任先锋一职,其悍勇可见一斑。而与黄巾军作战,更是刘备的长项。据说刘备之所以能够出仕,便是在中平元年的时候,于讨伐黄巾军的过程里立下不小的战功。

  论身份,刘备虽然籍籍无名,毕竟姓刘,是汉室宗亲。孔融只要忽略刘备是公孙瓒部将的背景,向汉室宗亲求援,谁也不能说他就此选边站队了。这对孔融今后的骑墙立场,并无多少损害。

  论威胁,正因为刘备籍籍无名,势力不显,如果刘备成功赶走了黄巾军,孔融也不用担心这位能够鸠占鹊巢。可要是将求援对象换成袁谭或者田楷,孔融可不敢保证,其后的北海军中,还有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至于刘备会不会来北海这个问题?

  孔融很是自信。刘备若是以后还想向上升一升,就需要积累在士人之间的声望。以孔融在当今士人中的声望和地位,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刘备为士人所瞩目。有着这种可以出名的诱惑,孔融并不担心刘备会不来。

  那么,刘备到底会不会去救援孔融呢?

  答案是肯定的。

  平原国地处青州、冀州、兖州三州交界处,这些年里被黄巾军反复经过,还有公孙瓒与袁绍的拉锯战斗,已经残破不堪。

  刘备虽然顶着一个平原相的帽子,可是实际上能够控制住的地方,也就是平原东北部的西平昌城周围,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地盘。其余三分之二,都落在了袁谭的控制之下。

  这么一小块地方,人烟稀少,钱粮紧张,就连养活刘备手下的两千部曲也是颇为勉强。而且,袁谭的存在,给了刘备很大的压力。

  别看袁谭现在不得不在张狂的压力下回援冀州,可等到冀州的局势一旦稳定下来,回过头来,袁谭就能够发动大军,轻松将刘备给赶走。

  而刘备由于自己的靠山公孙瓒,如今正被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打压,可谓是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得到外来支援的可能。

  所以,当孔融派出的求援使者到达西平昌城的时候,刘备早就在考虑是不是干脆撤离平原这块死地,去投奔哪一个目前需要用人的诸侯呢。一听到孔融向自己求援的消息,刘备大喜过望,居然说了一句:

  “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从这句无心之语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当时的心态如何。接下来,刘备很爽快的放弃了平原国的这块小地盘,全军倾巢出动,出发前往救援孔融。

  孔融手中不缺兵,不缺粮,只缺有能力的大将。刘备一到,便将北海的郡兵士气鼓舞起来。接下来,北海郡兵在刘备的指挥和带领下,与管亥大军大战数场。

  有张飞这个“万人敌”在,管亥当然不是对手。将领不如人,兵员也不如人,补给更是不如人,经过一个月的苦战,管亥部由于伤亡惨重,外加军粮耗尽,数万人在某一夜间突然一哄而散,就此解去了北海之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ps:ps:1一门争义,指党锢时,张俭投奔孔融的兄长孔褒,结果孔褒不在家,但孔融却主动的帮助张俭逃脱。后来这件事情被告发,两兄弟被抓到牢中拷问。孔融说:“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孔褒说:“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一门都争着赴死,郡县迟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闻名。

  黄巾张狂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