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90章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加起来,一年折算起码也得六千万。若是再算上朝廷搞和买经营的那些,一年收入还能增加个两千万。”

  年收入折钱一亿八千万贯,这个收入确实吓人。

  过去武德年间,还征收实物税的时候,折钱的话一年估计也就一千多万,而到现在,不到二十年,翻了近十倍。

  “其实朝廷开支也挺大的。”李靖倒是说了句公道话。

  这一亿八千万,有三分之二是留给地方的,留县留州留道,留这么多税给地方干嘛?

  地方官吏的薪水,学校教师的薪水,还有各级机构的办公费用,以及一些道路桥梁建设,水利维修等的项目钱款。

  以前朝廷收的税少,但税全上缴朝廷,地方没节余,甚至官吏薪水、办公费用、官学开支,全都是靠朝廷给的田租,还有朝廷给钱放贷收息。而且有薪水的官和吏很少,绝大多数吏都没工资。

  而地方上要做什么项目用钱,多数还是再额外征收。

  所以一面是朝廷没钱,一边是地方没钱,另一方面百姓负担还重。

  现在虽然有人说朝廷冗官冗吏冗兵,官吏数量确实多,官员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吏员的数量更是庞大。

  可是帝国对于地方上的统治却是大大增强了,效率也强了。

  各地富裕起来,百姓生活也好多了。

  甚至因为工商兴盛,税收多了,但百姓的负担还轻了。

  每年朝廷做预算案,最大的开支还是军费。六十万大军,养军费用不少,尤其还有许多新设的军校等,另一方面则是打仗开支大,朝廷不断的对外用兵,甚至多个地方开战。

  幸好还是无往不利,处处攻城破地,缴获战利品也多,朝廷赏赐、抚恤给的多,粮草军械耗费的多,但靠着缴获等,平衡了许多开支。

  要不然,以大唐如今这种四处开战,还总是打的这么大,早就破产了。

  随便打一仗,耗费都是千万贯以上。

  官吏薪水也确实占了朝廷开支的大部分,剩余的则是文教医疗,还有基础建设。到处挖河修路,就没有停过。

  每年收入除了留下一成左右,其余都会分到各块,然后往往到了年底,还要超支不少。

  好在宰相们都很老成,每每开支高,但起码不会有赤字,多多少少每年都要勒紧裤腰带节余下来一点。

  其实这个节余多是来自于诸侯领地的税收,这笔钱是不直接纳入财入列表里的,被内阁列在一个专门的账目上存着,类似于宋朝的封桩钱。

  此外,皇帝还有个内库,每年也能存下不少钱。

  按李靖所知道的,现在朝廷到开元二年底的国库加内库积存,总共是两个亿。

  这笔钱也才相当于一年的财收而已。

  打一场三十万人的大仗,要是打上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