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6.第二百一十六章而_官道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示清楚,哪怕是挨骂,甚至是挨揍,也都得问。

  “还敢让你安排?”曾子祥讥讽道:“我可不想在马武再让人举牌子了。这样吧,针对今天棉纺厂的事,你让武敏县长过来一趟,我还得问她几个问题。”

  “好的。”候天灯虽然没有得到曾子祥是否还要视察什么地方的指示,不便于自己安排相关准备工作,但接了这趟传令的活儿,还是小有收获,这才退下楼去了。

  武敏上楼的时候,曾子祥已经走到楼梯上了,他只对武敏吩咐了一件事:给我招工业大商!

  武敏听得是一惊,道:“领导,现在马武县的情况你又不是不了解,能招进大商吗?”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可商人是很现实的。”

  这话毋庸置疑,现在是市场经济,人是现实的,不会做毫无价值的事。北方有一句俗语:不怕事错,就怕事换个。企业更是如此,他们虽然有时也扶危济困,做许多好事善事,但企业绝对不是慈善机构,想让他们做没有商业利益的投资,那无异于与虎谋皮。不仅如此,商人还现实到,对于没有投资价值的领域,他们根本没有闲功夫来考察与洽谈,因为别的领域内商机已然浮现…

  曾子祥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似乎是在考虑一件事,半响才像下了决心。道:“如果有项目,而且人家也愿意来,你总知道应该怎么做吧?”

  武敏有些疑惑地道:“领导别拿我这个下属开心好不好?”她确实不相信会有商人傻到跑这个穷困僚倒的地方来扔钱,所以也权当领导拿女下属玩开心了。

  “不信就算了。”

  在曾子祥的大脑中,南阳市还真没有几个人能让他信任,既然武敏是以前的熟人,又侧面了解过她工作上还挺正道,他才有意而为之。一方面:发展也要团队,阵营越大,人员越精,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自己毕竟身在南阳,不可能天天跑县里来,事必恭亲也不是什么好领导,得有可靠的人代管这一方才行吧。

  与此同时,在他的思考中,如果引进电子产业项目,南阳市还只有这个马武县最合适,原因有三:第一,这个县与卢宁开发区背靠着背,如果改造两地现有的盘山公路,直线距离也就几十公里,投入不会太大,方便源材料从卢宁开发区运输过来;第二,马武县煤碳资源丰富,煤化工厂关闭后,也可以直接供应给卢宁开发区,两地合作共赢;第三,马武县倒闭大批工厂,以前集聚的工人安置面临大问题,同时原厂址利用也会少许多拆迁安置麻烦,自己总不可能像当初卢宁那样,再造一个新城吧,现在可是既无政策又无钱,实在办不到。

  这样的考虑,实为一举几得,项目的事,早得到了方依跟洛克菲勒的许诺,方依还催了曾子祥好几回呢。现在只不过是便宜的送一顶县委书记帽子给武敏罢了,可人家懂不起啊,不相信就难了。

  曾子祥总还保持点市委的矜持,他又可能明说,只好摇头无语。

  武敏见曾子祥如此神情,心中再一回味,倒信了几分。道:“领导,真有机会?”她的“机会”两字,当然不仅仅是指招商,而是想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因为人家市委书记都把话挑到了这个份上了,自己要是再一味的从招商方面去想,就太让人失望了。官场上的考究,忠诚与胆识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悟性,武敏做了几年副县长,这个还是懂的。

  曾子祥笑笑,道:“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这事我让赵刚配合你。”

  “嗯。”武敏仔细咀嚼了一个话里的味道,再结合市委出台的干部招商激励政策,心情是越想越激动,忍不住道:“可投资上百亿的企业,确实不易找啊?”

  “要容易的话,南阳市哪有那么多顶县委书记的帽子拿来奖励?”

  武敏算是知道了真正的底,她看着曾子祥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话。道:“领导,需要我怎么做?”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