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1章:又是一年科考时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

  “记住了,这个东西要比那三种粮食更加重要!”

  “小人,定不负殿下所托!”

  姜景铄虽然答应得很坚定,但却感觉手上的小袋子重逾千斤。

  亩产千斤的粮食有多重要?这个不言而喻,但现在朱瞻垶却说他手中的这些种子要比亩产千斤的粮种更加重要,这怎么能让姜景铄不紧张?

  “去吧。”朱瞻垶摆了摆手,转过身背对着姜景铄。

  “这次和上次一样,整个腾骧左卫都归你调动,除此之外我还会在后卫的幼军中抽调三百人协助你,琼州官员也会不遗余力的配合你,希望你……”

  “不要让我失望!”

  “小人领命!”

  姜景铄深吸一口气,拖着小小的丝绸袋子缓缓地退出了朱瞻垶的小院子。

  橡胶种子,这也是远洋船队任务重的一项,而且是被朱瞻垶着重强调的一项。

  没有橡胶树就没有橡胶,现在这个阶段通过石油来制取显然是不太可能,相比之下天然橡胶的加工就要简单多了。

  有了橡胶,蒸汽机才能够提上日程,不然的话就只能永远搁浅。

  说起来也是凑巧,王景弘他们其实收集到了不少的橡胶树种子,还带回来了一些天然橡胶,但大部分都在忽鲁谟斯一战中沉没于大海中了。

  被带回到大明的橡胶树种子不过只有二十来颗,天然橡胶不过三十余斤。

  三十斤,除去试错的份额,朱瞻垶都害怕这些橡胶做不出两台蒸汽机所需要的橡胶垫。

  “唉……”轻轻地叹了口气,朱瞻垶将思绪收了回来。

  现在都已经这样了,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与其在这里怨天尤人倒不如想想别的办法,就算是没有办法也不如去做点别的事情。

  现在,可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着他呢。

  “什么!?”

  乾清宫中,才把事情推给了大儿子的朱棣猛然抬起头,一脸诧异地看着小鼻涕。

  “太孙又去上新河口了?”

  “回陛下,是的。”小鼻涕躬着腰,一脸恭敬地回答着。

  “殿下特意让人来传信儿,说是让工部调配一些工匠过去,他要做一些东西。”

  “这小崽子,又想搞什么?”朱棣有些不理解,但也已经多多少少有些习惯了。

  “算了,你去工部通知一下吧……对了,太孙有说要多少人吗?”

  “回陛下,这个太孙殿下没有说。”

  “唔……”朱棣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眉头紧皱。

  “算了,看看工部要是有闲着的工匠就都给调过去吧,若是以后有事儿的话再说。”

  “是……”

  小鼻涕领命而退。

  另一边,上新河口。

  这里作为大明最繁华的河口之一,上新河口有一些建筑显得很突兀。

  就是朱瞻垶之前让人建造的水泥窑和仓库。

  这段时间因为浙江水患后重建的原因,水泥窑这边可以说是加班加点儿一刻不停,甚至朱瞻垶都采用了后世的三班倒制度。

  “不带口罩,想死想疯了!?”朱瞻垶指着那些不戴口罩的工人,正在对着工部的一个官员发着火。

  “殿下,这个没办法啊……”工部官员开始叫屈。

  “戴上那东西之后喘气都有些闷得慌,更别说是在火热的窑里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戴,久而久之我们也管不住了。”

  “必须戴!”朱瞻垶猛地一挥手,下达了死命令。

  “不戴口罩,这些人怕是连十年都活不上!”

  “告诉他们,要么戴口罩!要么就别干了!”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