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4章 统一定价不可违(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会死在海里。”

  李成器认同了,就这么干。

  他吃个蛏子,辣得吐舌头:“易弟,如今大唐是更好了,你想不想再升个官儿?”

  “不想,我升不升官有什么区别?俸禄可以高一点?倒是四十二个学子,今年冬天要安排一下。

  二百二十个学子,看他们的具体情况,若愿意,给他们放到周围的县里,却不可当一把手。”

  李易自己不想升官了,但愿意给学子们安排。

  李成器同样惦记着李家庄子的学子们,他们学的东西太杂了,而且学习成绩还好。

  要不是李易压着,四十二个学子都可以升五品官了。

  李易不同意,就放在县里磨练。

  去年的甲第二百二十人,跑到村子里当村官,即便是甲第头名的人。

  换一个别的考上甲第的官员,才不会答应下村呢,宁肯留着官位等。

  “易弟,你如此压制,不怕他们心有怨念?何时才可为大唐出力?”李成器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怨?他们自己不清楚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怨我?

  想升官可以,过来,我考试,我拿出来新的知识。

  经济基础理论知识都没学明白,怨什么?

  看太医署,三年生、五年生、七年生。七年是最厉害的了,可七年就够了,我当初……”

  李易说着停下,都是眼泪呀。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然后考上去,本科、硕士、博士,八年。

  在硕士的时候就参加一些工作,等全毕业了,还得慢慢熬。

  医学上的博士其实是起点,必须拿出来自己的本事才行。

  跟官场一样,博士毕业怎么滴?最多是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给你一个正科,你想直接上正处都不行。

  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当县长?做梦啊?

  现在这些学子刚考上‘公务员’,要上天?

  李成器好奇,很想让李易说下去,见对方停了,他只好问:“几年可当刺史?”

  “四十二个人,看成绩,好的话,五年,二百二十个人,十年,年岁大的可以六年。”

  李易给出数字,刺史相当于省高官兼高官地方军区司令。

  当然,唐朝的州多了一些,若说当市长吧,市又少了一些。

  “大哥,可以调县为州,增加道,道有一群人指挥,州有一群人指挥。”

  李易想按照他那时的省、市来安排。

  眼前的河南道,管的地方太多了,山东直接就包进去。

  河北道,什么天津、北京、东北地区,也包进去了。

  他觉得按照他那时的省市布局更方便,方便他操作,他闭着眼睛就能说出来各个省份百分之六十市的情况。

  主要是地理位置和经济程度,再有资料可查,哪个地方有啥资源,应该怎样发展,全有谱。

  李成器记下了,回去后找三弟说。

  同一时间,庄户们在喝汤,他们吃不到辣炒的新鲜海货,李成器拿来的数量不多。

  庄子里所有人吃一顿可以,庄户们却不想,先养着,喝口汤就行。

  蛏子豆腐汤了、蛤蜊菠菜汤,尝尝鲜。

  实际上泡发的蛤蜊一样做,就是没有壳,显得价值低了。

  阳历五月分的夜晚还有些凉,尤其是长安地区,远比不上南方。

  庄户们点燃灯,挂在一条条庄子的路上,与天上圆圆的月亮相衬。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