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0章 商人国体各不同(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完早饭的烤鱼,贾潼带着一部分人和当地的一些人去海边造盐田,需要垒起来一块又一块的地方。

  临时制作耙盐工具,教当地人如何操作。

  其他的人进到当地人的水稻田里帮忙除草,挽起裤腿、脱下鞋子进去,发现杂草就拔出来,比如稗子。

  当地人的水稻是抛秧,不是插秧,进去后才爽呢,小腿上被划出来一道又一道的印子,碰到水后,哎呀!

  本地人感受到了大唐人的善意,其他的人可从来不帮忙干活。

  头领看着贾潼,比划着问:“你们和别人的人不一样,你们为什么帮我们?”

  贾潼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告诉对方:“那些人为了赚钱,帮你们能赚到钱?该怎么交换还是怎样交换。

  我们代表大唐皇帝的意志,我们在外的言行,体现的是一国风范。

  不欺负比我们弱的人,不畏惧比我们壮的人,这就是大唐。”

  “大唐?”头领重复。

  “大唐!”贾潼指着东北的方向。

  “大唐!”头领跟着指过去,眼中带着希冀的神色。

  中午的时候,又吃饭,本地人眉开眼笑,最近几天,一直都是吃三顿饭,晚上那一顿吃到撑,然后睡觉。

  不过今天不烤鱼和炖鱼了,贾潼跟兄弟们吃腻味了。

  他们给制作煎鱼、红烧鱼、干锅鱼、盐焗大虾和螃蟹,拿当地留下的大米煮完了炒饭。

  采野菜做鱼汤,顺便弄点咸菜。

  头领两眼发光,盯着看,不但看做菜的过程,还看大铁锅。

  冶铁整个世界上,此时很多地方都会。

  包括非洲,非洲人懂得怎么冶炼铁矿石。

  懂不代表就有,大唐更懂。

  李易不告诉怎么弄煤和指出来大型铁矿的时候,大唐蒲津渡浮桥的铁牛,消耗掉大唐当年近一半的铁产量。

  铁牛才能多重?说明大唐的铁也不是很多。

  要不是突厥和后突厥前后在那里,大唐需要快速运输能力,也不可能舍得造那么一座浮桥。

  李易出现后,改成混凝土的了,不缺铁,只是没什么用。

  换成铁,那些铁,也就是两三天的产量,不信看看大唐火车道。

  非洲冶铁其实不是把铁熔化,而是把铁矿石中的其他东西弄出去,留下无法熔化的铁,然后锻打。

  因为温度不够,他们用木炭当燃料。

  他们制作木炭的手艺还不行,不会建窑,就那么凭空烧,之后埋沙土。

  多亏是非洲,有足够多的好木头,换个地方,那么消耗木柴换木炭,能把人换哭。

  当下萨庐都有一点铁器,很珍贵,都制作成刀了。

  出现那么大的铁锅,这一口铁锅能打出来多少刀?

  “已经送你们那么多的铁器,这锅也给你们,别想着砸了换成刀,钢口不一样。”

  做菜的贾潼察觉到对方目光不善,告诉对方不要砸锅。

  “你是大唐里面的‘王者’吧?你有很多的铁,给我们的工具就是,现在这个……”

  头领用他的词汇来问,也可以翻译成贵族,他比划一下大铁锅的直径,对贾潼敬畏。

  贾潼莞尔:“王者?我?我家里倒是有这么大的铁锅,还有其他的锅,成套的。我告诉你……”

  他给对方讲起大唐的生活,讲李家庄子的。

  头领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一顿饭吃几十道菜?

  太阳升起来都不干活,太阳落下去就休息?

  ……

  今天还有!

  请收藏:https://m.23826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